ASCII(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)是一種字符編碼標準,用于將英文字母、數字和其他特殊字符與二進制代碼相對應。它提供了256個字符的編碼范圍,用于在計算機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文本處理。
ASCII使用7位二進制代碼來表示字符,從0000000到1111111共計128個可顯示字符。其中,0至31的范圍是控制字符,如換行符和回車符;32至126的范圍是可打印的字符,包括字母、數字、標點符號和特殊符號;127是刪除字符。
ASCII的使用廣泛流行于計算機系統和通信領域。它使得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變得更加可靠和一致,同時也簡化了文本處理和制作。然而,ASCII的局限性在于它只能表示有限的字符集,無法滿足多語言和國際化的需求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ASCII逐漸被更先進的字符編碼標準取代,如Unicode。Unicode使用16位或32位的編碼空間,可表示幾乎所有地球上使用的字符。然而,ASCII仍然廣泛使用,尤其在計算機編程、傳輸和存儲中,因為它的簡潔性和兼容性仍具有重要意義。